越來越多國際機器人制造商近幾年開始大舉在中國開設工廠。全球四大機器人制造商之一的德國庫卡機器人首家海外工廠今年3月落戶上海,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亞洲機器人市場的需求。庫卡中國CEO孔兵表示,今天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發展已經不完全局限于汽車了,庫卡的用戶群已經大大擴展到汽車以外的行業。目前中國市場每年都在以15%到20%的速度增長,遠遠領先于全球平均的機器人裝機量。
需求持續增加發展空間巨大
近年來,工業機器人領域各類熱門產品不斷涌現,全國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中國汽車及零配件行業和消費電子行業都需要大量的工業機器人設備。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安裝量達22987臺,同比增長1.8%.這一數量還將進一步增長,預計到2015年,年安裝量將達到32500臺。
從政策層面來看,2013年12月底,工信部《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我國要在重要工業制造領域推進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化示范應用。這將有利于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完善,也將從宏觀層面推動工業機器人的發展。
機器自動化
從企業投資角度來看,瑞士ABB、日本FANUC(發那科)、日本YASKAWA(安川電機)、德國KUKA(庫卡)這四大工業機器人行業巨頭都在中國設立了分公司。其中,安川電機除成立中國公司外,還投資中國本土廠商(杭州凱爾達機器人),通過本土化合作,進一步開拓市場。
總體來看,在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工業機器人將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也將成為高端裝備的重點領域之一。羅百輝認為,過去幾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但是中國機器人的密度相較于國際發達國家依然很低,這意味著中國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謂機器人密度,是指每1萬個勞動力當中所擁有的機器人的數量,全球的平均水平是55臺。日本和韓國都擁有接近400臺,而中國只有23臺。
政企合力機器人產業飛躍發展
針對當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基礎與現狀,以及發展中所面臨的諸多挑戰,業內建議:各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做好頂層規劃設計,聯合企業共同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壯大。
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實現工業機器人產業的跨越發展,離不開強大技術的支撐。因此,一方面要針對現有技術進行梳理,加大培育自有核心技術的力度,保證核心技術的自有知識產權化,避免受制于人;另一方面,采取積極措施,主動引入對產業發展有利的國外先進技術,形成完備的相關技術供給渠道,保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除了提升產業技術促進發展之外,拓展下游應用也是推動產業前進的有力武器。因此,政府一方面需要針對產業鏈核心環節進行提升,調動整條產業鏈協調運行,促進產業整體環節增值;另一方面可挖掘當地傳統領域的需求,拓展產業應用,合理適配行業需求,進一步加強產業生命力。
機器自動化
值得注重的是,各地政府需結合本地現狀,在保證逐步擴大產業規模的基礎上避免帶來污染。因此,一方面,力爭選擇具有高價值、高技術,能夠在短期內達到一定產值水平的細分產業重點發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另一方面,在保證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也要考慮當地其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過程中要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實現產業綠色發展。
工業機器人是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推手,在當前市場需求持續增加的基礎上,工業機器人將得到進一步快速發展。目前,在工業機器人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設計、技術、人才、模式等方面的挑戰。但我們相信,在國家的統籌規劃與支持下,通過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制定工業機器人發展策略,通過國內外工業機器人企業以及眾多專業人才的積極參與,工業機器人未來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機器換人成”已經成為趨勢
放眼國內,工信部印發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高端裝備的銷售產值占裝備制造業比例將達20%以上,預計年銷售產值將達6萬億元。這其中,智能制造裝備是重點方向之一。據國家信息中心預測,智能制造裝備在“十二五”期間將保持25%以上的年增長率。對于東莞而言,早已宏圖暗籌。到2016年,東莞將力爭全市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產值達到350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20%左右;爭取工業機器人產業實現年均30%增速。
東莞市長袁寶成指出,要辯證地看待“機器換人”與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關系。用“機器換人”,增強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動力;用智能裝備產業,引領企業“機器換人”的升級方向,二者互為一體,缺一不可。要出臺綜合配套政策,實現“機器換人”和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捆綁發展。由此可見,“機器換人”已成為今年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主題,決定產業未來走向。
機器自動化
即將出任東莞市機器人技術協會首任會長的凌琳估計,東莞市場今后每年應用機器人的增加值在80億元左右,東莞機器人應用市場潛力巨大。為了扶持和推廣機器人應用,今年6月,東莞審議通過了《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力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生產和應用示范城市。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從目前來看,盡管為推動“東莞制造”高效應用工業機器人提供了專項資金、政策扶持,但站在產業前沿的高度,還應該鼓勵一些企業加入研發生產機器人的行列,搶占潮流發展的高端。東莞未來不僅將是重要的機器人應用市場,也希望能通過自身努力,在研發技術領域掌握更多的主動權。
近日,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在市委常委會議上傳達全省經濟工作座談會精神時強調,做好東莞接下來的經濟工作,既要重視經濟下行的問題,又要堅持轉變發展方式,堅定調整經濟結構的信心。換言之,即求穩定是在轉方式的大前提下的求穩定,保增長也是在轉型升級和改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要求下的保增長。在此思路下,通過變革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爬坡越坎的現實目標,應該是東莞今后發展的主旋律,而“機器換人”無疑是打造經濟“升級版”的試金石。